涂膜防水层施工:
附加涂膜层:穿过墙、顶、地的管根部,地漏、排水口、阴阳角,变形缝并薄弱部位,应在涂膜层大面积施工前,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强涂层(附加层)。
附加涂层做法:是在涂膜附加层中铺设玻璃纤维布,涂膜操作时用板刷刮涂料驱除气泡,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,阴阳角部位一般为条形,管根为块形,三面角,应裁成块形布铺设,可多次涂刷涂膜。
施工采用滚刮刷的方法均可,宜采用薄层多次涂布法。每次涂刷不能太厚.一般分为34次涂刷总厚度达15-20mm。待先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.薄弱环节宜加铺胎体增强材料。每道涂层表干后.应作施工质量检查如出现漏涂及起鼓应给予修补。
施工注意事项
★ 基层要求平整,坚固,不起砂,凹陷处用砂浆找平。
★ 使用前先搅拌均匀后使用。
★ 涂刷时,将配好的料倒在基层上,用刮板或毛刷均匀摊开,每遍涂层应在0.5-1.0毫米之间,根据要求决定施工遍数。
★ 避水实验应在7天以后做,短期内被水浸泡容易起鼓脱落。
★ 本产品储存温度在0℃以上,施工温度在5℃以上。
由于实际施工中材料都有损耗,核算时宜松不宜紧。防水施工,特别是卷材施工,951聚氨酯防水涂料供应,搭接、细部处理等施工环节容易造成较多的损耗,而且因为基面状况的不同和施工人员的工艺差别,材料的实际用量不一定跟厂家提供的指导标准相符合,一般会稍有超出。建议在进行防水材料核算时,严格按面积和工艺计算之后,再多出5%左右作为损耗预算。
施工方法
1、基层处理:基层平整牢固、干净、无明水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。旧屋面应把原破裂、起鼓的防水层及尘土除净,低凹破损处修平,渗漏处须行堵漏处理,基层要平整,不得有明水。水落口、分格缝等特殊部位应行柔性密封处理;涂刷程序一般阴阳角,再垂直面,后再大面积施工。
2、底涂施工:将水与涂料按1:3重量比例混合。搅拌均匀后使用。使用底涂料可提高涂料对基层的渗透性,增强粘结力。
3、涂抹涂料:施工采用滚、刮、刷的方法均可,宜采用薄层多次涂布法,每次涂刷不能太厚,一般分为3-5次涂刷,视不同防水部位总厚度达1.5-2.0mm,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。薄弱环节宜加铺胎体增强材料。
4、每道涂层表干后,应作施工质量检查,如出现漏涂及起鼓,应给予修补。
注意事项
1、施工前应将涂料充分搅拌均匀;除底涂料外不得随意加水,以确保质量。
2、加铺胎体增强材料,一般应在第二道涂层进行粘贴。
3、严禁在5℃以下或雨雪冰冻天气施工。在涂膜实干前,不得在涂层上进行其他施工,以免破坏防水层,影响防水效果。
4、为防水效果,建议本涂料每平方米用量在2.5公斤以上。